Header Ads

header ad

2011年APLAR會議心得及脊椎關節炎新進展

2011年APLAR會議心得及脊椎關節炎新進展 魏正宗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本次亞太風濕病醫學會(APLAR)在台北召開,邀請到van der Haidje, David Yu, Feng Huang, Jieruo Gu及周昌德,蔡文展等教授蒞臨,個人覺得在脊椎關節炎部分的重要進展為: 一、 EULAR及ASAS建議正式的名稱為:spondyloarthritis,簡稱SpA。 二、 重新分型及定義脊椎關節炎為兩型:軸心型axial及周邊型peripheral SpA,根據定義,只要病人有下背痛的症狀,不管有無周邊關節的症狀,都算軸心型,而週邊型的定義為現在沒有任何脊椎症狀的周邊症狀(peripheral arthritis, enthesitis, dactylitis)的脊椎關節炎病人。 三、 依據這樣的定義,目前已經有新的診斷標準發表,分別為2009年的軸心型脊椎關節炎(ASAS criteria for axial SpA)及2011年的周邊關節炎(ASAS criteria for peripheral SpA)的診斷標準,發表在Annal of rheumatic diseases期刊。 四、 新的診斷標準的2個主要進展是: 1. 強調磁振造影(MRI with STIR)及HLB27在早期診斷脊椎關節炎的重要性,而不像過去只依賴X光。 2. 臨床的特徵,是診斷脊椎關節炎最重要的依據。新的標準納入抽血檢驗CRP以及對NSAID藥物的反應。 五、 新的評估脊椎關節炎活性的指標ASDAS(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score),已被證實是目前最好用的疾病嚴重度評估工具。 ASDAS納入抽血ESR或CRP為参考,不像過去的BASDAI那麼的主觀,類似評估RA的DAS-28,是一套複雜的公式。 以上種種新的進展,目前在國內醫學界還不是那麼熟悉,但事實上已是國際公認的趨勢,值的風濕科的醫師多加注意。(魏正宗)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感謝魏醫師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