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癬的免疫療法
乾癬的免疫療法
乾癬,俗稱牛皮癬,指的是頑固性的皮膚癢疹、脫屑與斑塊,更甚者造成全身性皮膚紅斑癢疹,甚至化膿。
乾癬不會傳染,但具遺傳傾向,通常帶有特定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如HLA-B27、HLA-Cw6等基因。父母中有一人罹患乾癬,子女罹患率為10%; 父母兩人皆罹病,子女罹病率高達50%; 兄弟姊妹間若有人罹病,其他人罹機率為16%。
乾癬的免疫機轉
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免疫學的研究發現,乾癬病人有過多不能自然凋亡的T細胞。這群T細胞稱為記憶性T淋巴球,包括CD4+和CD8+ T型淋巴球,大多數乾癬病灶T型淋巴球帶有CD45RO表面標記。正常人皮膚內此類細胞數目極少,而乾癬病人則高達十億個。正常情況下,這類細胞可自然凋 亡,避免過度増生。但乾癬病人因自體免疫失調,T細胞失去這樣自然凋亡的調控機轉,導致過度旺盛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皮膚的發炎,表皮細胞加速死亡及不斷 再生,形成乾癬。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免疫失常呢?目前原因仍不清楚。但研究發現與遺傳基因及後天的微生物感染有關。已知某些鏈球菌及葡萄球菌的抗原,會誘發這些先天基因帶原者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免疫系統過度増生,並錯亂地攻擊自己的皮膚及結締組織,造成乾癬或關節炎。
乾癬的傳統治療
乾癬的治療,常使用外用藥膏,如類固醇,維他命D衍生物,煤焦油製劑等。有時會以維他命A酸合併特殊的紫外線治療。但是,這些局部外用療法,常常效果有限,很難根治。
乾癬的免疫療法
近年來免疫機轉的新發現,讓醫學界找到治療乾癬的新途徑。口服免疫抑制劑MTX或低劑量的環孢靈(cyclosporin)療法,可以更全面地改善過度的免疫反應,同時使得皮膚,指甲及關節等部位,都同時得以進步。
2003年一月,美國核准第一個核准治療乾癬病人的基因工程生物製劑Alefacept上市。Alefacept是利用融合免疫球蛋白,將乾癬病人的記憶 性CD45RO+ T淋巴球上的CD2受體遮蓋住,並吸引自然殺手細胞來殺死這種記憶性T淋巴球,避免它導致後續的免疫反應,因而得以治療乾癬。
Alefacept的使用方法是肌肉注射,每周ㄧ次,每療程12周。通常效果在第二到三個月出現。但療效維持時間因人而異,目前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約7 到15個月之後,需施打第二療程。完成第二療程者,71%皮膚進步50%以上,有32%的病人,皮膚乾癬完全消失。在小心監控之下,並無增加感染及腫瘤之 虞。少數病人剛開始打針時會有過敏及類似感冒的症狀,並無其他嚴重的副作用,但須定期抽血檢驗淋巴球亞群數目。如同大部分自體免疫疾病,乾癬也需長期治 療。
乾癬新希望
可以想見的是,未來幾年,這些針對細胞上免疫相關分子的特異性生物製劑一定會愈來愈多,這些生物製劑可以如導彈般更精準命中目標,也較不會傷及無 辜。目前,在台灣可以取得的基因工程生物製劑,有Etanercept、Alefacept,未來還有Infliximab、Efalizumab,這些 新藥,可說是免疫風濕醫學的當紅明星藥,用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以及乾癬,都有相當大的突破。乾癬的治療,已邁入了基因工程免疫療法的新里 程碑。
魏正宗
中山醫學大學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