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header ad

轉貼:慢性肉芽腫免疫缺損治療新希望

轉貼:慢性肉芽腫免疫缺損治療新希望

🔎 慢性肉芽腫病是一種先天免疫缺損疾病,主要是因基因突變造成白血球功能異常,使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減弱,患者通常在嬰兒期即發病,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皆可能出現反覆性感染,或因感染導致肉芽腫膿瘍,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目前市面上欠缺有效的治療方式,此一「導向性奈米藥物」,有望用簡單安全的藥物就可以治好這種嚴重的免疫疾患,盼能在臨床上為病患及家屬提供最好的解藥。

❗️ 罹患慢性肉芽腫的病患在嬰幼兒期死亡率極高,生活中罹患嚴重感染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也很高。

❗️ 現在仍沒有慢性肉芽腫藥物可治只能長期使用干擾素預防感染,或者利用骨髓移植製造沒有基因缺陷的嗜中性白血球來提高免疫功能。現階段這些昂貴的生物製劑和細胞治療模式,對病患家屬來說,是非常沈重的治療負擔。

科技部次長暨成大醫學院教授謝達斌、國家實驗研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與成功大學醫學院合聘教授謝奇璋舉行記者會宣布,其合作開發出的「導向性奈米藥物」全新療法,已成功在小鼠動物模型上驗證,能恢復因為基因突變所造患的慢性肉芽腫疾病的免疫功能缺失。


無法抵達工作崗位的蛋白
  
當細菌入侵人體時,嗜中性白血球負責吞噬、清除細菌,並以細胞膜上NADPH(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氧化酶產生的活性氧分子(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吞噬體中殺死細菌。

慢性肉芽腫的發生率約為20萬分之一,是政府公告的罕見疾病,致病原因之一是人體的CybbC1024T基因有缺陷,造成嗜中性白血球細胞內質網中的gp91phox蛋白無法運送到細胞膜,無法在細胞膜合成NADPH氧化酶,因而無法產出氧活性分子;氧活性分子可以殺死細菌,缺乏氧活性分子,嗜中性白血球就無法殺死細菌,也就無法抑制細菌感染。


患者通常在嬰兒期即發病,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皆可能出現反覆性感染,或因感染導致肉芽腫膿瘍,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研究團隊在科技部支持下,從病患遺傳突變解碼做起,找到國內病患家族遺傳基因,並針對基因突變造成的功能缺損,對症下藥,建立新療法。

團隊運用「薑黃素」調節免疫細胞蛋白質功能的特性,做為新療法的主角。並運用生物技術,讓PLGA奈米粒子包覆薑黃素,再連接特定胜肽鏈,將傳統薑黃素改造為奈米化、且具導向性的藥物。

在治療時可以選擇性地將薑黃素釋放到細胞內的特定胞器內質網,幫助嗜中性白血球細胞內質網中的gp91phox蛋白順利運送到細胞膜並合成NADPH氧化酶,產出氧活性分子而發揮殺死細菌,同時也避免薑黃素對細胞內其他胞器產生影響,減少細胞凋亡的發生。

國研院動物中心基因改造團隊,將人類慢性肉芽腫病患的突變基因轉殖到小鼠身上,開發出100%可模擬病患基因型及臨床症狀的慢性肉芽腫小鼠,並運用此疾病模式小鼠測試慢性肉芽腫的新療法,結果發現導向性奈米薑黃素可以顯著提高罹病小鼠清除細菌感染的能力,同時也降低了細胞凋亡的副作用。,

🔎 此一研究以罕見疾病的原發性免疫缺損治療方法為主軸,建立導向性奈米藥物的製程,開啟了以細胞內胞器做為治療標的的新里程碑。

未來,不只免疫及造血細胞,包括癌細胞、心血管細胞及腦細胞等細胞功能之修正,都有機會藉此創新技術之建立而開展,為個人化醫療帶來新的契機。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