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劑國際專家諮詢會議心得
新加坡會議心得
魏 正 宗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2012/01/06~2012/01/09在新加坡Shangri La hotel舉行的生物制劑國際專家諮詢會議,受邀請的包含臺灣、中國、新加坡、菲律賓及馬來西亞等國家的風濕免疫科專家,此會議是針對免疫風濕疾病的生物制劑進行專家會談。
此次會議的兩個主軸分另是:
一、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制劑的定位。
一、抗腫瘤壞死因子生物制劑的定位。
過去十年來,自體免疫疾病的進展非常快,主要是有許多新的免疫調節劑陸續發展而且上市,同時成功的治療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目前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及乾癬性關節炎,都有新的免疫標靶藥物上市。雖然已取得不錯的治療新進展,但這類生物制劑最大的缺點是,長期使用的安全性仍備受關注,特別會引起免疫力下降而導致容易感染的問題。在亞洲國家主要的議題仍以B型肝炎及肺結核的感染及復發問題為主。
二、小分子口服標靶藥物的未來新進展
未來幾年,學術界最看好的藥物是〞口服小分子免疫標靶藥物〞。目前最成功且具代表性的是JAK抑制劑,目前這個藥物已完多達三十幾項人體試驗,其中包含六項大型的第三期人體試驗;並於2012年初已送入歐盟及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申請新藥審查,預計於2013年將可獲得許可。這個藥物Tofacitinib主要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癬及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JAK抑制劑最主要的特色是效果比生物制劑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安全性更高;重點是只要口服,不必像過去的生物制劑需要注射,藥物價格也相對的較為低廉。根據目前發表的臨床試驗數據來看,效果與目前的生物制劑相當,甚至稍好。以風濕性關節炎(RA)為例,Tofacitinib大約一個月即可有60%~70%的ACR20有效率。即使在用過生物制劑而無效的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仍有50%~60%的療效。這個藥物目前看來的副作用輕微,且在可忍受的範圍值之內。最主要是有輕度抑制白血球的不良反應,同時輕微增加膽固醇約10%,還好這兩項副作用在嚴密的監控及適當藥物的介入之下,通常沒有太大的影響。至於長期的副作用目前仍有待觀察。
預計未來小分子標靶藥物極有可能會取代目前生物制劑,成為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的主流,但JAK抑制劑目前所需關注的重點是長期使用的副作用仍不明。目前最多只有三年的使用經驗,而且臨床試驗畢竟不等於上市後真實的醫療環境,會不會在幾年之後又產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仍為業界所關注的重點。
會後並參觀了國立新加坡大學附設醫院,也很榮幸代表臺灣,在會中發表了一篇有關「僵直性脊椎炎的診斷與治療新進展」演講,而且與新加坡的風濕免疫領域的專家有更進一歩的交流。
Post a Comment